
【360百科斯蒂芬·吉利根简介】:斯蒂芬·吉利根博士(PhD.StephenGilligan),世界顶级催眠大师。1974-1977就读于加州大学SantaCruz分校期间,正值NLP(神经语言程序学)兴起之际,吉利根博士即是当时创始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。在此期间,催眠大师米尔顿·艾瑞克森及沟通大师葛瑞葛利·贝特森也成为纪立根博士的终身导师,影响至深。接触过催眠的人都知道,艾瑞克森氏催眠的魔力与效度。因此,在拿到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博士学位后,吉利根博士成为艾瑞克森氏催眠的首席讲师及执行师,积极研发有关心理治疗和自我发展的工作,并担任艾瑞克森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,推动身心。..
1. 我们必须认识到,不论一种描述是多么精确或完整,都不能取代实际体验,也不适用于所有受试者。对于不同受试者,任何一个子深度催眠的描述必定有其细节变化。任何一个水平的催眠都不存在绝对统一的催眠现象。
2. “催眠性参与的深度”在催眠状态下经常是有所起伏的,特别是对初学催眠的受试者来说。例如,受试者可能会形成深度催眠状态,然后转入轻度或中度,而后又从催眠中唤醒,最后再次进入深度催眠。这种催眠水平的起伏变化被描述为漂浮现象。
3. 催眠治疗师如何组织催眠事件:1.创造背景:催眠的准备阶段;2.形成过渡:催眠的诱导阶段;3.建立所需变化:催眠的利用阶段;4.巩固催眠知识:结束和扩展催眠。
4. 考虑一下爵士乐大师、篮球冠军队员、创新思想家以及机敏的交际人,这些优秀的人才拥有何种共同的特质?有一点,他们完全投身在于自己的艺术形式。他们不得不如此:艺术卓越使然。只有严格而又投入的训练才可以将艺术技巧提炼得精细和优雅,使艺术真正具有创造力。
5. 大师级的从业者致力于自己的艺术形式,流畅地、创造性地表达著艺术。音乐家往往家自己的乐器体验成自我的延伸,从中产生出故事,创造出优美的曲调;篮球运动员与队友们形成了强大的默契,能够预见並融合到他们的动作中,这种默契不可言表又不可否认。
6. 一些轻度催眠状态的受试者会出现与深度催眠相似的现象,而一些深度催眠者则表现出通常被认为轻度催眠特征的行为。某些处在轻度催眠状态却表现出深度催眠行为的被试,或许会在深度催眠真的到来时却失去了同样的行为表现。